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说话水平)

我不信中华泱泱大国缺乏强大逻辑力。本文是专论与原创,供学者参考或学子收藏。

逻辑是什么?简单说,逻辑=联系=桥。但还得系统学习。否则只能是支离破碎的。

碎片式知识,要么不敢独立思考、犹豫不决,要么竟敢胡思乱想、胡说八道。

通常的逻辑,特指形式逻辑,是思维形式的基本原则。 国内仅法律专业与MBA开设这门课。

首先要明白“逻辑思维的基本意思”

逻辑一词,来自英文单词对古希腊语的音译logic或“logos”,有人读作“罗格斯”。

逻辑的词根log,本意是原木,象征桥梁,因此,逻辑的本意是桥梁衔接:逻辑=桥!

逻辑桥,是一种直接联系。逻辑厌恶弯弯绕:模棱两可与云里雾里。逻辑桥分两大类:

纵向历时性联系的桥,简称“纵桥”,也叫“因果链”。例如,技术创新的设计逻辑,同时牵扯“继承性·现实性·发展性”三要素。

横向共时性联系的桥,简称“横桥”,也叫“因子键”。例如,家庭成员的行为逻辑,同时牵扯到“父·母·孩”三要素。

既考虑纵桥,又考虑横桥,即纵横捭阖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比较高级的逻辑。

不同事物隔开一条“河”,似乎若即若离。经验表明:只要在附近,必然有联系。寻找其联系,就是在河上造一个逻辑“桥”。

例1,男女隔了一条河,同斥异吸决定情爱的桥段。因此,两性逻辑=情爱的桥∈横桥。

孔子说,食色性也。弗洛伊德说:人类活动以情爱为中心。悠悠万事,繁衍唯大。

例2,力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先有力后有动。力学逻辑=力的桥∈纵桥。

苹果?降落到地面,是因为有地球引力。引力在先,降落在后。引力∈纵桥。

电子绕着核子旋转是因为电子电荷(e⁻)与核电荷(Ze⁺)有洛伦兹力。洛力在先,旋转在后。

用绳子拉车会移动,因为有绳子张力。张力在先,移动在后。张力∈纵桥。

电子运动激发电磁波,因为波源策动力在先,真空场引力在先,承载动能在后:策动力→电子运动→场引力→电磁波∈纵桥。

要深刻领会“逻辑思维的四大法则”

相信受过良好教学或自学的国人,对逻辑思维的基本法则,并不陌生,即: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充足理由律。

恕我直言:由于思维这玩意并不简单,真正吃透这四大法则,其实是很难的,需要反复多次的训练,潜心揣摩,才可能做到训练有素。

同一律,是正确思维的核心,是指在运用概念做定义、划分、判断、命题、推理、演绎、证明、证伪等操作时,必须保持纵横范畴的一致性或协变性,即“严丝合缝”。

这种一致性,也叫逻辑自洽性,简称“自洽”。不自洽,就会出现概念的恶性循环、死循环或自循环,陷入哥德尔(不完备)陷阱。

例3,证明“白马非马”是伪命题。

就语义学默认规则,马是各种马的统称。白马是一种马而不是抽象马。“白马非马”中的马=抽象马≠一种马。公孙龙在偷换概念。证毕。

例4,证明“飞矢不动”是伪命题。

设飞矢行程为s,速度为v,剩余行程为sₙ。芝诺说,剩余行程sₙ=(½)ⁿs≠0,n∈N→∞,即:飞矢永远到不了终点,视同飞矢不动。

芝诺预设了“分割可无限”伪命题,与“无限分割不可以”之应有公理不自洽。证毕。

例5,证明“宇宙是多重宇宙”是伪命题。

我们可以预设宇宙(Λ)是包罗万象(ΣXi)的无穷大存在形式,即:Λ=limΣXₙ(n∈N→∞)。

多重宇宙是Λ={Λ₁,Λ₂,…,Λₙ},某重宇宙=预设宇宙,显然在偷换概念,违背同一律。证毕。

排中律,是指在进行各种逻辑操作时,不可以说“既是又不是”或“模棱两可”。排中律尤其适合严谨的科学原理。

例6,证伪“科学不可证实但可证伪”

波普尔这里的科学是指科学原理或真理,本来就是人类在长期观测实验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没有例外的真命题。

实验与实践=证据。直线距离最短最短、牛顿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都是可证实无反例的。

根据排中律,要么上述原理是真理,要么就是谬论,不存在既真又伪的科学原理。证毕。

当然,本来就是伪命题而被“科学原理”的科学原理,就不存在科学可证伪的说辞。

例如,“不确定原理”基于否定因果律,“洛伦兹变换”基于空间虚无轮,“奇点爆胀论”基于科学原理失效,“量子能密无穷大”基于量子是零维质点,“量子纠缠论”基于粒子全同论,——本来就是伪命题。

不矛盾律,是指各种逻辑操作至少要自圆其说,不可以自相矛盾,不可以出尔反尔。

例7,证明“狭相质能转换方程”是伪命题。

且不说用洛伦兹变换不成立即可证伪质能转换方程“E=mc²”,只要从质能方程的推导过程的自相矛盾,亦可证伪质能方程。

在第一段推导过程中,直接引用了牛顿第二定律,就视同引用了能量守恒定律。而质能方程不承认能量守恒定律,违背不矛盾律。证毕。

在第二段推导过程中,直接对质量m进行微积分,而质量归因到亚原子,而亚原子之间有巨大空间,是不连续的。这就违背了微积分基本原理。这也违背了不矛盾律。证毕。

况且,物理人有一个基本常识,方程是函数思维,各参数之间是对应关系。

显然,E=mc²的E是质量为m的物体以光速c运动的E。这个公式的m适合所有的物体吗?

充足理由律,是指尤其对于命题的证明,既要证明必要性(理证自洽性)又要证明充分性(例证无反例),否则该命题就是伪命题。

因此,充足理由律是包含了同一律、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综合法则,体现了严谨严密、实事求是的实证主义科学精神。

例8,证明“宇宙学红移”是伪命题。

宇宙学红移是对哈勃定律的过度夸张。以下先证伪其必要性不成立,再证其充分性不成立。

●宇宙学红移的必要性不成立的三个理由:

①宇宙学红移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零维无体积的奇点,所有的动力学科学原理皆不成立,即所谓的“失效论”。既然没有原理支撑,那么这个奇点就是想当然,就是胡扯。

②宇宙学红移基于的奇点论,本身违背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③宇宙学红移即空间膨胀论,违背光程传播信息的基本法则。空间膨胀,并无实际发生的电磁波与引力波的光子行程,就不可能有信息,无信息命题≡胡说八道。

●宇宙学红移的充分性不成立的四个1理由:

①宇宙学红移基于的哈勃退行性红移定律,无法解释还有少部分的类星体存在蓝移现象,犯了“以偏概全”或“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②红移不排除有,熵增加红移、浓度扩散、洼地效应、水向低处流之自然规律。高能密区域总要向低能密区发散。光源激发电磁波,从初始高频会不断衰减降频红移。

③红移不排除有:恒星衰老时热核反应弱化而导致电磁波加速红移现象。

④红移不排除有:哈勃望远镜处于银河系与类星体之间的附近区域,此时它随着太阳对于银核而言,正在做近核点进动。

一方面,它与所有另侧的类星体距离越来越远而表现为红移。另一方面,它与同侧类星体距离越来越近,表现为蓝移。红移或蓝移的时间大约2500万年。

通过上述八个例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大逻辑思维力有多么的震撼,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这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是最大的缺憾。

所有的诡辩、神逻辑、伪命题,都将被逻辑思维法则驳斥得原形毕露、体无完肤。

要熟练掌握“逻辑思维的操作规程”

形式逻辑是用概念操作的,概念是逻辑的基本工具。

运用概念进行——①定义、②划分、③判断、④命题、⑤推理、⑥演绎、⑦证明,包括证实与证伪——统称逻辑操作。

所有的逻辑操作,必须严格遵守逻辑思维的“四大法则”。

定义,是逻辑思维的核心,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与终结点。

逻辑学教科书多的是,为避免信息冗余,笔者只讲最不容易掌握的逻辑操作——定义。

定义,是对某个概念,诸如名称、术语、范畴,所含信息价值乃至本质属性的规定。定义方式有五种:

①基于换一个说法的简称定义法,也叫命名法、名义法、顾名思义法。

②基于个性加共性的种属定义法,表现为基于上级概念就特定语境的分类。

③基于变量关系式的唯象定义法,表现为投影法、映射法、拓扑法、迭代法。

④基于结构加功能的系统定义法,表现为基于结构与功能互因的系统方法论。

⑤基于对立统一观的超对称定义法,表现为揭示概念本质特征的唯物辩证法。

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简称定义法的几个例子

①北约,顾名思义,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躺枪,即便是躺着也会中枪。

③然并卵,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简称。

④不明觉厉,虽不怎么明白,但觉得挺厉害。

⑤电流,名义上是电压比电阻,即I=V/R。此类定义,属于异名同义,互为等效表述。毕竟,如果说电压对对电阻的比值,很不方便。

●种属定义法的几个例子

①白马,是一种白色的马?。解释:种概念=属概念+属差。马是属概念,又叫上义词。

白是属差,白马是种概念。注意到:种↗属在↗科↗目↗纲↗门↗界。“↗”=“上级是”。

②热能(Q),是基于热力学的动能(Ek)。动能(Ek)是基于动力学的能量(E)。有能量逻辑链:Q↗Ek↗E。

③场量子或引力子(g)是基于真空场的量子(q)。光量子(γ)是被激发的场量子(g)。有量子逻辑链:γ↗g↗q。

●唯象定义法的几个例子

①万有引力,是两个实体质量乘积与引力场半径平方成反比的力。解释:质量参数与场半径都现象性参量。

②温度,是粒子平均速度的热力学指标,即:T=mv²/3k。解释:粒子运动是现象性参量。

③普朗克常数,是电子光速进动激发临界波长的上限指标:h=m₀cλ₀。λ₀=2.42皮米是电磁波的最短波长。

●系统定义法的几个例子

①电动轮椅,通常是具有两个轮子、传动系统、可充电池驱动的主要用于老弱病残孕者的非人力运载的椅子。显然,此定义有两大属差,结构属差与功能属差。

②电子计算机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原理的具有五大硬件(处理·存储·输入·输出·电源支持)与两类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高速计算机器。

③反例:量子计算机,因原理与结构很不明确,尤其量子纠缠命题存疑,无法被定义。

●超对称定义的几个例子

①反作用力,是与作用力相反相成、互为因果的制衡力。

参考唯象法定义:反作用力是与作用力共线的大小相等的作用在对方质心上的力。

②万有引力,是物体固有空间对物体惯性离心力的相互制衡的真空场引力。

参考唯象法定义: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乘积效应成正比,与引力场半径平方效应成反比。

若万有引力不变,则质量与场半径有超对称关系,即质量乘积与真空场半径平方成正比。

质量乘积效应,来自微观粒子强力的同斥异吸而极度弱化的综合表现。

半径平方反比,来自真空场能密梯度的连续性骤减。惯性离心势能被场吸收而弱化。

③光电效应,是光子推压电子加速运动,进而加大了核外电子远核点的进动半径,直至脱离原子核束缚的光电动力学现象。

逆光电效应:若对核外电子加热,或把自由电子置入回旋加速器,则电子运动会推压附近光量子,加大光子震荡频率,进而辐射电磁波。

即使在常态:核外电子近核点与远核点之间的连续性进动,也会推压空间场量子辐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表现为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解释:电子代表实体,光子代表空间,电子动能与光子辐射能之间是一种超对称关系,即:½m₀v²=hc/λ,可求电子激发的波长与频率。

无独有偶,卫星绕地球的轨道动能与地球引力场势能,也超对称关系:½mv²=GMm/R,由此可求卫星的在轨速度:v=√(2GM/R)。

结论

对于立志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工科参与者来说,形式逻辑是一门必修课,否则走不远。

遗憾的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皆不专设,不像英国早在小学就把逻辑学作为必修课。

希望莘莘学子们,一定要抽出足够时间,自学并恶补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与基础训练。

谨记:中国强←科技强←少年强←科学强←物理强←逻辑强。祝福我的祖国成为逻辑强国。

数学成绩不好,不一定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事,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孩子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太难,学不会,这些都有可能。

再者说了,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数学成绩不好就说孩子“逻辑思维不好”

数学成绩不好可以通过以下这样方法去做,希望能帮到你和孩子:

1.培养自信心

可以先找一部分简单点的题去做,先培养一下自信心,告诉孩子“你也是可以的”,在心里战胜害怕。话说数学其实就是那些知识点,一个一个掌握了,哪还有难题。

2.一套题反复做

然后让孩子找最近的一套卷纸,闭卷限时做一遍,像考试那样。然后把不会的题全都弄明白,再做第二遍,闭卷但不限时,看看能否做到满分,如果不行的话,继续改正,做第三遍…。直到闭卷可以做到满分为止。然后开始提速,看看能否在考试限时内做完。如果不能,就查找原因,弄清哪里不熟练,掌握的不好。然后改正,再反复做。这样,一套卷纸,通过三遍~五遍左右,这些知识点可以基本掌握。

3.预习很重要

课前一定要预习,预习,预习。预习非常重要,然后经过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东西,立马练习对应的习题,数学就是多练,多思考,技巧和套路是弥补智力短板的利器。

4.错题本很有必要

把平时做错的题列出来单独写本子上,旁边写上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搞明白错在哪里了,这样以后会少犯同样的错误。主要是让孩子先从心里战胜害怕数学的心理,然后培养学习习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说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