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这个地方原来是独立的一个国家,跟咱们还特别有渊源,因为这地方一度是大明和后来的大清的藩属国,可以说是“衣冠明制度”,现在还经常搞祭孔大典,在古代史上是一个比较没有存在感的小国家,上面的人多慕中华。那么琉球国是什么的国家,这个仅在咫尺的琉球国怎么覆灭的呢?
(1)中华近藩——琉球国
琉球国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史书上出现得也比较早,隋朝的史书中就有琉球的记载。一开始这个国家被称为琉虬,后来史书《隋书》的作者们估计嫌这名字难看,于是改为“琉求”。当然了,这个名字也不固定,在《元史》中又叫这个国家“琉求”,有的书中又叫它“留仇”,反正都是谐音,大家也不关心它到底叫啥名字,毕竟那地方不在大陆上,又没什么值得溜达的,也没有啥特产,所以大家对它不感兴趣。
琉球国真正进入到中原王朝的视线还得从大明说起,朱元璋坐了天下之后,派人去那里宣传大明的赫赫武功,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大明给了脸,琉球国自然就兜着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个庞然大物,而且这个大哥还很大方,给钱给人,其中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廷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帮助琉球发展文化和经济。琉球人也非常愿意去中国留学,从大明开始,琉球国就成了大明和后来大清的中华近藩。而且跟朝鲜差不多,从明朝以后,琉球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直到被日本人灭国,才停用中国年号。
(2)琉球国的无奈骑墙
但是琉球有个大问题,那就是躲不开日本,因为日本离得太近。日本跟琉球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有时打仗,有时做生意,一开始大明还干预周边事务的时候,琉球王室还带着人去跟大明军队打倭寇,当然倭寇中真倭的数量其实不多,很多都是中国沿海的人借着倭寇的头衔去做正经生意和不正经生意的。在《明史》中就记载着琉球王室跟着大明打倭寇的事情,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先是,倭寇自浙江败还,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击,大歼之,获中国被掠者六人,至是送还。”
但是后来到大明中后期,明廷因为内政而焦头烂额,根本无心管理海边诸岛,于是就出现了海盗丛生,倭寇也横行的情况,于是这个时候的琉球国就成了边上日本的目标。这个地方咱们不惦记,不代表其他人不惦记,比如说日本人。早在战国时代(早期村战,后期大战),日本人就订上了这块地方,其中对琉球国下手的就是岛津家,这伙人也是猛人,当年跟大明在朝鲜对攻,虽然大明赢一个贫穷岛国没啥难度,但是场面倒不是很好看,那个岛津家的头头岛津义弘在那里还威风了一把。正是日本岛津家看上了琉球,所以萨摩藩“以劲兵三千入其国,掳其王,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把琉球糟蹋得半死,反正能搬的就搬走,一个不留,连琉球国的祖宗牌位都要拿走,狠还是日本人狠啊。
大明连台湾都不是很爱搭理了,到了大清也差不多,康熙打下台湾一度还想废掉这座岛,但是后来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劝了一下,说那嘎达虽然不大,但是战略位置重要啊。这一点跟老李是泉州人有关系,康熙是八旗出身,对于海洋的重要性不是很在乎,但是泉州人十有三四是靠海洋吃饭,现在还是这样,所以这地方的人知道海洋和海岛有多宝贝。说句题外话,台湾人里大半部分都有泉州的血统,泉州人在那里做生意、种田的很多,都赶回来,那就得跑回福建来,福建本身就是人多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人都不能解决肚子问题,不然怎么老往外跑,现在还要赶一堆人回来,那福建人可不惨了,所以老李一直劝康熙不要把人拉回来。于是康熙同意了,也就不往回迁台湾人了。
大明和大清连台湾岛都不看在眼里,更何况小小的琉球,所以日本人在琉球很有影响力,不过琉球可以靠着跟大明或大清做生意挣钱,日本倒也没有禁止琉球去跟大明或大清称臣,所以琉球国就在夹缝中生存,两面称臣。当中国使者来到琉球的时候,琉球国就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本铜钱),改穿中国衣服(唐服)。
(3)琉球与冲绳
随着大清的式微,日本的狼子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在日本的明治五年(1872年),日本就强行“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所谓日本“华族”,也就是让琉球国做自己的藩属国,不过当年大清还不是那么差劲,自然是暗中进行的,毕竟大清舰队曾经一度威胁要炮轰日本。但是在这件事之后,琉球便成为了所谓“日清两属”的藩属国。
不过大清越来越烂,日本明治维新越来越强,结果就让日本人起了歹意,于是在1879年,日本向琉球出兵,在琉球国的首都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权,并且随即宣布“废琉置县”,即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琉球王国当然不认同日本啊,派人来大清哭泣,琉球官员赴天津谒见李鸿章,请求中国“尽逐日兵出境”,大清也没当回事。
(4)结语
日本人虽然吃掉了琉球,把这地方当冲绳县,但是根本没把这地方的人当自己人,甚至虐待,甚至在二战中还要求冲绳人自裁“玉碎”,在二战后也是各种倒霉事情安排到这个地方,比如普天间机场,所以冲绳人根本就不大认同日本。
叫琉球。
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1609年遭日本侵略,1693年,萨摩藩逼迫割让北部的奄美群岛给予日本,从此日本展开了逐步吞并琉球国的计划。1879年3月30日(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被日本灭亡, 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1945年日本战败,《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琉球主权重归中国。但当时鉴于国共内战无暇顾及琉球,由美国暂行托管。1970年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管理权转给日本。
琉球王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它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大陆东方(中国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