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成立,但日本人对待筷子的习惯让他们更有可能会想到用一次性筷子。
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第一个使用筷子的人。作为一个文明、一个时代的象征,大禹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也就是说,中国人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筷子吃饭。日本的筷子,是从中国传入的。
大约公元600年,距今1400多年的隋朝。日本圣德太子第一次派遣了一个官方的使节团前往中国朝贡,拉开了日本学习中国的序幕。隋朝皇帝于是设宴宴请使团,当丰盛的饭菜端上来后,使者们伸手就去抓,隋朝皇帝皱起了眉头。因为在隋朝,用手抓饭被认为是未曾开化的愚昧民族的愚昧举动。他们看到隋朝的大臣们都在用两根细细的木棒在吃饭,第一次知道了先进国家的文明产物——筷子。
日本的筷子与中国的筷子有什么不同?首先,日本的筷子要比中国的筷子,头要来得尖。这与日本的饮食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的食物是鱼,日本人吃鱼时,要把鱼肉和鱼刺分开,就必须要有尖尖的东西,于是,日本人就把中国传过来的圆头筷子把它削尖,吃起鱼来,就变得十分的方便。
另一个,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来得短。这也与日本的餐饮方式有关。我们中国人吃饭喜欢团团围坐在一起,然后摆上许多的菜一起吃。因为许多时候必须伸出手去,才能夹到菜。尤其是夹鱼夹肉时,必须用劲,才能防止鱼肉滑落。因此,筷子不仅要长,而且还必须结实,因此中国的筷子是又长又粗。而日本自古以来实行的是分餐制,饭菜都在自己的面前,因此不需要长长的筷子,所以,日本的筷子是又细又短。
我们可以注意到,你如果搭乘日本航空或者全日空的客机,吃完飞机上的套餐后,日本人几乎都会做一个动作,那就是把用过的筷子插回到装筷子的纸袋里去,就是为了避免被人看到用过的筷子的不卫生。筷子在日本是一件私密的餐具。
筷子文化上,日本跟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国人的筷子是不分彼此的,但是日本人的筷子是分得很清楚的。在日本人家里,爸爸妈妈和儿子女儿的筷子都是分开的,爸爸的筷子长,妈妈的筷子短,孩子们也都有自己专用的筷子。所以,客人去的话,也会给你一双属于你的专用筷子,那就是一次性筷子,不是欺负你,而是你用过的筷子不可能再给第二个人用,所以才会诞生一次性筷子。
定食物和居酒屋等所到之处,一次性筷子的登场仿佛理所当然。其实,一次性筷子可是最高的款待品哦。本文从一次性筷子的历史来介绍其成为最高款待礼仪的原因。
款待之心“一次性筷子”日本的“一次性筷子”是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那已然成为一种表示“款待心意”的形式。在招待客人吃饭的时候,准备好谁都没使用过的新筷子,这便是“一次性筷子”本来的意指所在。筷子本身已经分开一半,是为了可以少花点工夫,最后由客人自己掰开,是向客人表示这是“未使用的”、“洁净的”的意思。勿用言语、心神交会另一种说法是有“勿用言语、心神交会”之功效。不过是放在手边的一次性筷子,“为了您特意准备了崭新的筷子。”“多谢您费心了。”如斯的交流也是常见的。使用“一次性筷子”所蕴含的深意正显示了日本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次性筷子的历史顺便提一下,开始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在江户时代中期,在江户、大阪、京都等大城市里,平民在饮食店里使用得较多。而使用频率最高的,则是鳗鱼店。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就会被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经常成为众矢之的。虽说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但其使用的木材是边料加工或砍伐下来的过密树木,是以“不浪费的精神”来生产的,这点是不是也应该知晓呢。爱好清洁的日本人,甚至连一双筷子都要考虑周全,让对方有受到款待的感觉,这一价值观正与日本人的思想重合,并作为文化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