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很久之前,野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野生动物,现在的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但随着人类生存领域的扩大,使野猪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地减少,而且人类肆意地猎杀野猪、生存环境等各种原因,从而导致野猪的数量急剧下降,在一些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才能看到野猪的踪迹,所以在中国野猪早已成为二级保护动物。
野猪,一般指的是欧亚野猪,属于一种中型的哺乳动物,共有二十个亚种,体重在90-200千克,体长为1.5-2米,肩高90厘米左右,不同地区所产的野猪大小是不同的;整体毛色呈黑色或者是深褐色,顶层由比较硬的刚毛组成,底层下面有层柔软的细毛;背上毛粗且稀,亚种间与亚种内核型会有些差异性,染色体数在36-38之间,像西欧野猪染色体数是36或37,日本野猪是38,但彼此之间是没有繁殖障碍的,能生育后代。
该物种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的寿命一般在20至50年左右,如果是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它的寿命会更长,但是不同品种和地区的野猪,寿命会有一定的差异,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栖息环境跨越热带和温带。
野猪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吗
野猪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能狩猎的,会触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有一下具体规定:
第十五条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建立野生动物资源档案。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扩展资料
保护级别
野猪是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活习性
活动
野猪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一般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是否夜行性尚不清楚,中午时分进入密林中躲避阳光,大多集群活动,4~10头一群是较为常见的,野猪喜欢在泥水中洗浴。
雄兽还要花好多时间在树桩、岩石和坚硬的河岸上,摩擦它的身体两侧,这样就把皮肤磨成了坚硬的保护层,可以避免在发情期的搏斗中受到重伤。野猪身上的鬃毛具有像毛衣那样的保暖性。
到了夏天,它们就把一部分鬃毛脱掉以降温。活动范围一般8~12平方公里,大多数时间在熟知的地段活动。
会在领地中央的固定地点排泄,粪便的高度可达1.1米。每群的领地大约10平方公里,在与其他群体发生冲突时,公猪负责守卫群体。公猪打斗时,互相从20~30米远的距离开始突袭,胜利者用打磨牙齿来庆祝,并排尿来划分领地。失败者翘起尾巴逃走。
也有的造成头骨骨折或被杀死。常通过哼哼的叫声来进行远近距离的交流,栖息地每平方公里有多达7~30种动物。
野猪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野猪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名称】:野猪。
【拉丁文】学名:Sus scrofa。
【英文名】:wild boar。
【中文别名】:山猪、豕。
【分类】: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
【体长】:一般90~200厘米。
【野猪肩高】:55~110厘米。
【体重】:80一100公斤。
【概述】:偶蹄目猪科猪属的一种。又称山猪。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拱鼻);每脚有4趾,具硬蹄,仅中间2趾着地;尾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野猪栖息环境:
欧亚野猪环境适应性极强。栖息环境跨越温带与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温带林地、半沙漠和草原等都有其踪迹,但就是没有在极干旱,海拔极高,与极寒冷的地区出没。除了青藏高原与戈壁沙漠外,它们广布在中国境内。
欧亚野猪出没于山地、丘陵、荒漠、森林、草地、林丛和芦苇丛林,经常冒险进入农田耕地。在欧洲,它更喜欢阔叶林,特别是常绿橡树林,但也可以在更开放的栖息地中找到,例如草原,地中海灌木丛和农田,只要附近有水和树木覆盖。欧亚野猪生活的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2000米,在欧洲比利牛斯山脉的海拔高度为2,400米,在亚洲的可以在较高海拔地区看到它们的踪迹。
以上就是关于野猪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的全部内容,以及野猪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