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解答你的问题。
数学作为理科的根本,想学好,靠的是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具体怎么做,我先帮你分析一下数学科,再给你提几个建议。
数学科的要素
1.数学思维很重要,但不起决定作用。
平常我们听别人提起数学,都喜欢说学数学是理科,要看天赋、要看数学思维,特别是数学思维,从普通人到专家学者,都喜欢提起。一般一个人被定性为数学差的时候,别人就会委婉的说“这个人数学思维不太好”,一个人被认为数学好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个人的数学思维特别好”。
其实我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他们大多认为数学思维是先天遗传的,但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告诉我:数学思维靠的是后天的兴趣培养和勤奋锻炼。
基因决定的只是起点,而不是上限,数学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数学思维靠的是后天锻炼。很多孩子的数学思维都是从小的培养形成的,从小接触的事物多、思考多的孩子,数学思维会更好。
2.后天训练决定你的上限。
很多数学好的孩子,其实是从小的训练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你可以回忆自己的小学阶段,靠天分拔尖的人真心不多,但是拔尖的人都很努力,就是那句名言“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这些拔尖的人大多都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花的功夫越多,懂的就越多,不一定是多做题,也可以是多看例题多反思错题,所以学霸们从小就按照家长或者老师的建议,不断的思考、锻炼,所以他们的数学思维会更好,对数理特别敏感。
3.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也不例外,兴趣可以驱使你不断的主动思考和研究,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对策,掌握方法和技巧。有的人的兴趣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加持而并非数学本身,比如数学考好了爸爸妈妈有特别诱人的奖励,这种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消减;有的人的兴趣来源于数学本身,他们接触到有趣的数学实验、数学名人事迹、数学定理等,被深深吸引,在多次或者一系列的探索中培养出浓厚的兴趣。像莫比乌斯带、勾股定理、圆周率的发展史、黄金分割比等等知识都是非常有趣的,很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应用广泛。从小培养兴趣更容易养成,兴趣是源动力。
几点建议
1.培养兴趣:数学学习从兴趣的培养开始
每个阶段的数学都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内容,而且有很多是动手操作的,想要学好数学,可以从这些有趣的内容出发,尝试去发现数学的趣味性,你喜欢上数学,才会有动力去学好数学。
2.适当激励:可以让兴趣持续
内心动力会因为失败等因素慢慢消减,所以想兴趣得到持续,必须有外部的激励来强化,奖状、口头夸奖等荣耀的获得比较虚无,真正效果好的还是比较实际或者迫切的心理需求,比如孩子很想旅游的话期末数学进步了就奖励一次短途旅游,很想去游乐场就奖励一次游乐场。不过这类奖励不能过于物质,奖励金钱是最不好的,尤其是小孩。
一般个人能力可以实现的奖励效果都不够好,从别人处得到的获得感会强烈很多,效果也特别好,比如重视的家人、自己特别尊敬的老师。
3.系统学习:数学讲究学法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务必认真对待。
数学不是文科,记住一个点就会一个点,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没有系统连续的学习,中间出现知识断层,越往高年级,不懂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所以数学要讲究方法,系统学习,以下是其中几个特别重要的基本环节:
(1)预习:预习就是走在老师的前面,自主探索课本的内容,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是给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思维。预习时不但要关注课本例题,也要尝试去完成课后习题,预习后整理出自己不理解的题目,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能够带着问题去跟随老师的分析寻求突破。
(2)课堂: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讲,预习掌握的内容听多一次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理解无误,预习罗列的疑问可以通过老师专业的分析解除疑惑,有些题型的拓展更加需要课堂认真听讲,课堂笔记要做好。
(3)作业: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你觉得你理解了还不行,作业检验过才知道。作业里面有各类题型的变化,你练过之后要进行对比分析,哪些是直接考知识点的,哪些是进行了题型变化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记住数学作业是重质不重量,简单直接的题如果已经熟练了(前提),不要重复在不同的资料里面做,遇到熟练题马上跳过,要把时间花在不熟练的题型上,多练习多专研,务必掌握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方法。
(4)单元复习:单元的复习有很多办法,可以根据资料书的知识总结回顾,也可以自己制作复习的思维导图或者提纲,平时月考也要及时查漏补缺。
(5)期末复习:一般期末复习老师们喜欢铺天盖地的发试卷,其主要目的是增加题感和熟练度,你会发现基础差的同学怎么做都是低分,反反复复的在一些简单题上面做错,其中一部分人是历史遗留问题,另一部分人却是方法问题。期末复习一定要先复习基础计算,计算过关了,才有能力做对其他题,因为无论哪个阶段,数学的根本都是计算,说90%的题都要计算也不为过,所以你要学好数学,平常要学好计算,平常学不好就要在期末补救,千万不要把问题留到下个学期,不然计算问题就会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压的人喘不过气,计算分三步学,先研究算法,再研究算理,最后多练习。
还有一个期末复习的做法,我觉得是很不错的,就是自己出期末试卷,按照标准试卷的题型,根据资料书或者自己罗列的重要知识点,在作业资料里找你觉得会考得题型,出一份试卷。然后在第一次期末模拟考后,拿你出的题和老师考的题有哪些出入,分析对比后你会对这个学期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这种做法也可以学完一个单元复习后就挑几道经典题抄在笔记本备用,就不用期末再从头来。
学好数学的方法有很多,无论你怎么做,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付出,不要害怕数学,大多数的别人学得比你好往往只是因为比你起步早、掌握方法早、锻炼思维早,但人生并不是比谁走得早,而且比谁走得远,所以在终点之前的比较都是毫无意义的。
数学就是这样,不会是真不会,会了是真简单。你要问学霸一道题,他就会说,这样然后再那样不就解出来了,对吧?
如何学好数学呢?
首先数学前后内容关联特别紧密,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所以你必须把基础打好了再进行后面的学习,如果基础不好,趁这个假期赶一下。
其次呢数学不能死记硬背,背公式背例题完全无用,一定要理解公式的道理,吃透它。
平时怎么学呢?
1.抓课堂。数学学习在日积月累,一定要重视课堂这四十五分钟,学习老师讲题的思路。
2.勤思考。公式也好定理也好,一定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刨根问底,要彻底搞明白,不懂就问,不能似是而非。
3.多总结。每一课,每一章学完都要总结一遍。总结知识点,总结错题,一定要有错题本。
4.做作业。要高质量完成做业,把作业当成考试,给自己一定紧张感。
5.多练习。学数学不刻苦努力是不行的。
祝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