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哪一年
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在1968年。
石家庄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中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 。
石家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市,时名石门市,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是国家首批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当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哪一年
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1968年。石家庄简称石,旧称石门,是河北省省会,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辖区总面积约为158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为2206平方公里。
石家庄的历史渊源:
石家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市,时名石门市,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是国家首批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西柏坡是国家5A级景区,被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面积约占石家庄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复杂。
河北省政府哪年搬到石家庄的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省委、省政府随即迁往石家庄市。
河北省会的变迁过多少次
一般来说,省会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不会轻易变更。可是,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河北。众所周知,河北是一个特别喜欢换省会的省份。
光是近百年来,河北就换了十几次省会。
河北的前身是直隶省。1658年,随着顺治皇帝一纸令下,直隶省成立。直隶省成立之初,省会是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大名府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等北宋名臣都曾经在大名府当过官,《水浒传》中的浓墨重彩的大戏“大闹大名府”就发生在大名府。清朝时期,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的驻地就在大名府。不过,由于大名府位置过于偏南,与山东和河南接壤,与直隶省其余地方距离太远,不利于政令畅通,因此短短两年后的1660年,直隶省的省会就搬迁到了真定府。
真定府位于直隶省的中部,曾经是后唐的北都,北宋时期为河北西路的治所。1723年,真定府改名为正定府。正定府的地理条件,好于大名府,但也有缺点,就是规模较小,依然不是省会的最佳场所。1669年,直隶巡抚从正定府搬迁到保定府,保定府成为了直隶省的新省会。
自元朝将北京作为都城以来,保定府就因为紧靠京师,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是除了北京、天津之外最大的城市。保定府地形比较平坦,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较为肥沃,发展以农耕种为主的传统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保定府一直是直隶省的省会。
可是,当清朝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保定府的发展逐步落伍于时代,拥有出海口的天津逐渐取代了保定府的位置。
1870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并在天津设立办公场所——直隶总督行台,从那以后,虽然保定府依然是直隶省的省会,但直隶总督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天津,处理洋务和外交事宜,只有冬季封冻后才回保定府。
这时候,天津相当于直隶省事实上的省会。
1928年,直隶省被撤销,改名为河北省。而天津与北京都作为特别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那么,河北省以哪个城市为省会呢?有人建议继续设在天津,有人建议搬回保定府。经过一番争论后,河北省的省会设在了北平——对,就是今天的北京,省政府的驻地位于清朝末代摄政王醇亲王的府邸。
那一年,是1930年初。
1930年底,河北省的省会从北平改为天津。这是天津第二次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1935年,在咄咄逼人的日军的逼迫下,河北省被迫将省会从天津搬回到保定。这是保定第二次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从1937年到1949年,在12年时间里,华北平原连年战乱不已。河北省的省会频繁改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的省会甚至还一度搬到河南省洛阳市和陕西省郿县。
说起来都是泪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的省会仍然是保定。这是保定第三次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1958年,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被划归北京市,天津市被划归河北省。同年,河北省将省会从保定改为天津。这是天津第三次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1966年,由于天津市即将成为直辖市,不适宜作为河北省的省会,于是河北省将省会从天津搬回了保定。这是保定第四次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然而,两年后的1968年,河北省的省会从保定市迁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石家庄。直至今天,石家庄都依然是河北省的省会。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的中南部,规模很小,到1904年前后还只是一个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的村镇。后来,京汉铁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朔黄铁路4条铁路干线先后交汇于石家庄后,让它变成了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但是,百年来石家庄存在感太低,从来没有作为省会的历史。大家在考虑省城时,想到的是天津、保定这样的大城市,压根不会想到石家庄。
以上就是关于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哪一年的全部内容,以及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是哪一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