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开空调还收费吗,网约车一口价规定必须开空调吗

「巡游&网约」两类出租车开空调无需单独付费

近日频繁出现乘坐网约车(快车)的用户反映车辆司机不开空调的情况,而且以“快车没有这项服务”为由搪塞乘客;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快车不开空调是否违规,是否只有收费高的专车才能开空调,以及开汽车空调是否需要单独付费等问题受到关注,您怎么看这些问题呢?

相同的问题其实在巡游出租车上早已经出现过,而且基本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其实出租车应不应该开空调不是由司机决定,而是由相关管理办法和乘客来决定!所谓的网约车的本质是以网络预约方式使用的出租车,驾驶这样的出租车也必须按照出租车的标准营运才可以哦。


参考办法为《某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各个城市的运输管理部门都会制定出地方性的出租车管理细则,其中基本都有针对车辆空调、音响系统等电子配置的使用规定;不过因地级和以上级别的城市共计有650余个,这里也不可能一一进行统计和列举,那么存在疑惑或者遇到明显不合理的问题则可以通过12345来咨询和反馈。

下面简单列举三个常见的、关于出租车空调使用规定的标准,时间周期多区分地域与温度的差异。

  1. 按照乘客一员使用空调等车内设备(无争议)
  2. 夏季空调6.1-10.1
  3. 夏季空调7.1-10.1等

冬季空调一般要求11.1-3.31,进入冬季比较早的区域自然会提前1~2个月;燃油汽车的暖风空调并不会增加耗油量,所以冬季乘坐出租车一般都不会有关于空调的争议。至此应该了解空调和出租车的关系了,在确定所在地出租车空调的规定使用周期之后,期间出租车司机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乘客的合理要求。


「快车&专车」在使用空调方面应该有区别吗?

网约车中有使用成本比较低的快车,也有车辆价格高昂且用车成本也比较高的专车;于是一些网约车司机就把快车收费低当作不开空调的接口,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第一节已经说明网约车属于出租车、出租车不得在规定周期内拒绝乘客使用车辆空调的要求。同时快车司机这样的说法也是非常无理的,因为快车的使用成本实际与巡游出租车相当,但是网约车在没有接单之前是停靠的,相比一直在行驶中的巡游出租车的运营成本本就更低,那么这个理由是不是显得非常无力?

网约车现在的问题不单纯是夏季和冬季是否开空调的问题,而是从业车辆仍旧混乱、专业司机并不够专业等诸多问题;真正给车辆办理营运资质并且持有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的车辆占比很低,可以说大部分的车辆充其量只有单证而没有车证,或者任何资质都还没有。

这样的车辆说白了就是以O2O的方式运营的黑车,能从事黑车营运的司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职业素养可言的;所以此类车辆必然会加速激化矛盾,重点是会破坏合规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整体的形象。在乘坐到此类“快车”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反馈到运管部门,按照《道路运输管理办法》的要求,无资质的黑车擅自参与营运可以处3-10万元处罚,对于此类破坏出租车行业生态的车辆没有必要留情。


开汽车空调会增加多少油耗呢?

汽车空调有两种类型的压缩机,分别为定排量和可变排量;出租车(涵盖网约车)选择的车型大多都是装备手动空调的入门级低配车,压缩机是定排量类型。功率按照3kw计算,打开冷空调后会造成怠速时转速升高300-500rpm,升高的转速部分是为了提高输出功率以满足压缩机的功耗。

怠速时打开空调会造成每小时耗油量增长0.5L左右,行驶中只是相同转速的动力会下降3kw左右;如果驾驶风格保守一些(能接受动力与车速细微下滑)则油耗并不会升高,反之仍然按照开启空调之前的加速标准和车速标准行驶则油耗会升高。所以出租车司机想要节油则可以驾驶的保守一些,在载客时怠速增加的油耗并不多,空车时可以关掉。

冬季汽车暖风对于燃油汽车而言不会增加油耗,因为暖风来自内燃机运行时必然产生的高温防冻冷却液,废热利用是不会影响耗油量的;电动汽车使用暖风会明显增加电耗,因为采用的PTC陶瓷加热模块就是费电的电加热,续航里程是会明显受到影响的。

但是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总还是比燃油汽车低了好几倍,甘蔗没有两头甜、不能什么巧都让一种车型占了不是,夏季用冷空调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综上所述,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在规定周期内没有权利拒绝乘客开空调的需求,如果不能理解这个操作的话,只能说没有作为专业司机的职业素养;至于开空调会增加营运成本也必须接受,这个成本本就应该计入其中,原因当然也是甘蔗没有两头甜,作为出租车的用户可以选择体谅司机的辛苦但也可以不必,这是不能强求的。

司机也不应该拿辛苦去道德绑架,因为没有谁是轻松的;出租车司机是一项工作,选择就要做好、做不好就别做。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虽然本人有一上车就开空调的习惯,因为我稍胖怕热。但我真觉得开不开空调这议题是滴滴平台水军有意挑起,目的就是为了下一步好出台强制性规则而打前阵。本人觉得出租车(含网约车)只收取了承载乘客的收费项并没收取其它附加服务的费用,司机没有提供免费的义务,如乘客有需求司机本着争取更多形象利益可经协商中提供免费或收费服务,必竟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可赢得更多资源,但真正的受益方是滴滴平台,理应由其平台承担空调成本,因为司机只收取了微薄的承载费,并无多余资金挪出来替乘客买单。(车辆60万公里强制报废、实质只能用到50万公里就破败不堪了,因99%车辆均在没有销售资质的滴滴平台上以假租实买的方式按揭购车,以燃油车本田凌派1.8为例,大至每公里车价成本是0.50元,电车虽便宜但实际用车可能40万公里就得见阎王,算下来也大概0.50元/公里),油费目前一40升并开空调只跑410~450公里,每升约6.20元,与滴滴平台合作加油站虽能便宜几毛钱,但其每箱油加满大至会少3到5升不等,看似油价低实质比中石化还不划算,加上吃喝居住、通讯保养、保险违停,总成本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是1.62元,滴滴快车司机收费是1.93元/公里,一口价订单+接程、空驶大概是1.02元~1.6元/公里,司机每单能有多少钱是赚得?傻逼司机遇上无良乘客天天纠缠不清,两者都被躲在厕所笑掉大牙的滴滴公司忽悠了。依我看,乘客的出行费用严重偏离市场接受能力,滴滴平台收取乘客的服务费太高,而收取司机抽成部分可高可低,必竟平台是商业性的而非作慈善的机构,但既然选择收高一点,你就得对乘客收高一点车费,你总得给司机几毛钱每公里的工钱不是?为什么乘客与平台只想着让那些傻逼师傅倒贴呢?警告傻逼们,从你接程起算至终点的车费收入,但凡低于1.62元/公里(含空调)成本价的订单一律不接果断取消,没必要在四年五年后不要脸地向政府要求颁发“特困户”光荣榜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网约车开空调还收费吗,网约车一口价规定必须开空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