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的淞是指哪里
淞沪的淞是指江苏吴淞江地区。淞沪的意思是,泛指吴淞口和上海地区。元朝初年,今上海地区置华亭府,不久改称松江府。明朝初年,为避免地名与河名混用,于是就把松江改称为淞江。而上海县城厢一带因地处吴淞江以南,于是就被称为淞南。后来人们就称上海为淞滨、淞南、淞沪等。
扩展资料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淞沪会战
淞
是指江苏吴淞江地区
淞沪会战是指江苏吴淞江与上海黄浦江的回合流域地区。
“淞”指的是“吴淞”(即吴淞口),在中国上海市北部,是黄浦江注入长江口。
当时上海和吴淞口还有一段距离,不是一个地方。上海称为“沪”。
“淞沪会战”时,日本人是从吴淞口打到上海市区,故如此称之。
淞是哪个省的简称?
淞
〔~江〕水名,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沪
〔~渎〕古代称淞江的下游,在今中国上海市。故成为上海市的别称。
淞沪泛指吴淞口和上海地区。
淞沪会战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1、淞: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瓜泾口,由西向东,穿过江南运河,在今上海市黄浦公园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常识历史篇。
2、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淞沪是指什么地方
淞沪是指上海,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上海发源于吴淞江,吴淞江简称淞,所以用淞沪指代上海。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3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以上就是关于淞沪会战,淞沪的淞是指哪里的全部内容,以及淞沪的淞是指哪里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