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在没有发作之前通常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旦发作却又非常疼痛,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疼痛,让人难以忍受,痛不欲生,刻骨铭心,每一位经历过肾结石疼痛的人,都不希望它会再次发作,那么如何才能预防肾结石找上自己呢?我们还是先看看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吧。
结石形成的原因
结石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
从饮食上来说,喝水比较少,每天尿量偏少;吃的食物比较咸,摄入的钠比较高;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过多;这几个与饮食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肾结石。
-
从地区因素来说,我国南方由于气温较高、地理环境和水质等等因素,也是肾结石好发的原因之一。
-
从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尿路解剖来讲,只要下面的尿路有堵塞,导致肾脏的尿液排出不通畅,那么就有可能继发肾结石。
-
新陈代谢紊乱也可能引发肾结石,如果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尿酸高,尿里面含钙量太高,尿里面含草酸太高,也有可能导致肾结石。
-
还有尿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肾结石,甚至有些是由于口服了某些药物导致的结石。
如何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预防结石复发多局限在采用一般性预防措施上,多饮水和饮食疗法可有效抑制结石复发。
1、大量饮水对所有成分结石都有防治作用
在炎热的夏天,每日尿量少于1200毫升时,尿石生长的危险性显著增大。如能使每日饮水量在2000-4000毫升,这样可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将全日饮水量分别于晨起、餐间、睡前给予。清晨饮水量可达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500毫升,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大量饮水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液可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
2、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调节食物构成
高尿钙者少用牛奶、豆制品、巧克力和坚果类食品;草酸盐结石者应限制浓茶、菠菜、番茄和花生等摄入;高尿酸病人应避免动物内脏等。总之,应维持营养的综合平衡,避免其中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渡摄入。限制草酸的摄入,少吃(注意不等于不吃)甘蓝/杏仁/花生/西芹/菠菜/红茶/巧克力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限制高蛋白/高盐/高嘌呤饮食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和粗粮。预防尿石复发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目前认为,维生素B6(每天30mg)、氧化镁(每天400mg)长期服用有预防草酸盐结石的作用。
结石都有钙,还能补钙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们应当注意摄钙平衡,推荐每日摄入量800毫克。食物中的钙和草酸可以在我们肠道内结合形成草酸钙后排出。但是,如果我们摄入的钙过低,肠道中的草酸反而相对增多;过多的草酸根吸收进入血液后排泄进入尿液,导致尿液中草酸含量过高,草酸和尿钙结合成草酸钙(肾结石主要成分)。因此很多肾结石患者需要调查一下饮食情况,特别是钙的摄入量是否不足,如果不足,需要补钙。正常摄入食物中的钙,推荐适当多食用奶制品和豆腐类/小鱼等含钙多的食物;而不要过多在饮食外补钙,更不要过多限制钙的摄入。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精准营养学院发起人,注册营养师,北京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营在校园”健康促进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专家,《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共4册)主编,《终结糖尿病——12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主译,《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副主编,一直致力于营养与疾病、生命早期营养、精准营养等研究和科普。
“四少一多”预防肾结石
结石是由机体内胶体和晶体代谢平衡失调所致,与营养代谢紊乱、泌尿系统感染、梗阻、异物以及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喝啤酒,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作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形成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2.少吃肉类、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少吃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且会干扰防治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4.少吃糖,食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的形成。
5.多饮水、不憋尿, 每日饮水量要在3000~3500ml,饮水要分多次,并在全天中平均分配。国外有人发现结石成分的排泄多在夜间和清晨出现高峰,而此时尿也有过分浓缩,易于形成结石。因此,在这个时间饮水最好。为保持夜间尿量,除睡前饮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宜再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