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省六部具体指的是哪些机构呢

三省六部制算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善、最严密的中央官职;它于隋朝初步形成,于唐朝进一步完善,此后,历朝历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充和调整,但其基本构架、组织形式始终保持不变,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隶属尚书省,且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尚书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汉武帝刘彻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专任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尚书因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地位逐渐重要;汉光武帝刘秀进一步削弱相权,在尚书台设置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西晋时期尚书省,下辖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隋唐对三省加以厘定,形成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三省制,尚书省也最终发展成形。

门下省,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东汉时即设侍中,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纳言、左相、黄门监,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汉朝始设中书令;三国时期,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曹丕改称中书监、令,负责机要掌管、政令发布;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永乐年间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

六部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下属单位,最初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但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六部的地位逐渐提高,到明朝以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其中: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生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但是三省体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逐步形成了。

中央三省体制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对皇帝的威胁很大,权臣篡夺皇位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重,最高统治者便将相权分散,逐步形成了三省制。

尚书省由汉代的尚书台演变而来。西汉时期设置尚书台,东汉尚书台机构日益扩大,尚书权力更加提高,但在国家体制上,丞相(或司徒)仍为中央政府的最高政务官,尚书仍属九卿之一的少府。到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独立出来,成为最高政务机关,长官为尚书令尚书令下有副职左右仆射。南朝梁政权把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使之成为定制,尚书省为当时独立的最高行政机关并辖六曹,形成了省曹机构体系。但是,随着尚书省成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尚书令专权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于是,为了分尚书省的权力,中书省便出现了。

“中书”的称谓汉朝就有了。曹操为了牵制尚书令的权力,便设秘书令负责起草章奏之事。曹丕即位后,该秘书为中书,设中书监、中书令为长官,执掌机要,后来逐渐扩大为中书省。中书省的主要职权是承旨草拟诏书、谕旨、参与立法;传达诏令、谕旨,代皇帝指挥政事的执行;呈递奏章及其它官方文书,甚至代皇帝审理奏章,执掌机要。中书省虽然位列尚书省之次,但实权在尚书省之上。但是,随着中书省权势日增,皇帝又恐其侵犯自己的大权,所以在魏晋时期,皇帝先让侍中参政,后设门下省,以钳制中书省的职权。

门下省在东晋时出现。以侍中为长官,黄门侍郎为副,属官为给事中。南北朝时期,门下省正式成为高级谋议机构。皇帝在下达诏令职权,要先征询门下省意见或将成文门下省先议,门下省认为有所损益之处,可以谏议、封驳。

三省六部制的正式形成

隋文帝做了皇帝之后,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权臣篡夺皇位,他在魏晋南北朝三省制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尚书省为全国行政机关,下设六部,即吏部、度支部(后改为民部)、礼部、兵部、都官部(后改为刑部)、工部。

唐初,沿袭隋朝。朝廷中最重要的中枢机关仍是“三省”,即中书省(由隋朝内史省改称)、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仍为最高行政机关,因唐太宗李世民曾做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仅存其名,并不实授,而以左右仆射掌管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古代的三省六部具体指的是哪些机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