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轩辕黄帝”到底应该在陕西还是在河南文化价值和商业旅游价值哪个更重要

轩辕黄帝被国人追奉为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源泉。

中国自古就有民间祭拜黄帝的传统,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黄帝庙,当地百姓每年到此祭拜,追思先祖恩德。

由国家最高领导参与的祭拜就叫做国祭。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对祖先祭拜仪式在国家的崇高地位,对祭拜地点的选择和仪式过程是相当严格的,如有违犯肯定杀头治罪。

陕西黄帝陵为古代皇家祭祀场所,那里保存有历朝历代众多的国祭碑文,近现代有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为黄帝陵题写的祭拜文字。在陕西黄帝陵祭拜祖先无疑是您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您是和伟人站在一起做的同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这时的您内心坦荡、平静、自豪!

改革开放以后,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国内许多地方大兴土木建造所谓的名人故里,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就在此时应运而生。无可否认,为了经济发展,增加黄帝故里名号的可信度,当地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花费了大量心血,新建一批、改造翻新一批建筑设施。对照康熙三十二年《新郑县志》可以看出,历史遗存显龙宫原是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观,经翻修改造成了如今的黄帝故里祠;历史遗存黑龙庙摘下原牌匾换上了人文始祖的牌匾,如今称为始祖庙或轩辕庙。新郑所称黄帝故里既无权威可靠的历史记载,也无历代帝王的皇家信用背书,更无近现代国家最高领导的些丝墨宝。对于新郑黄帝故里的真伪,业内专家、历史爱好者质疑者众,做为吃瓜群众、历史外行,本人对此无法去评判,结论是:这个故里不太靠谱。为了以后不丢丑,不闹笑话,去河南新郑祭拜黄帝,我看还是算了吧!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假皆不重要,假作真时真亦假,事间万物终将化为虚幻,但求内心宁静、安稳。

首先科普一下:

黄帝,生于河南新郑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参考文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每年三月初三在河南新郑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县),(参考文献:《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陕西黄帝陵是黄帝的陵寝,每年清明节在黄陵县举办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所以说,河南的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陕西的是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两个仪式是不一样的!至于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每个人看法不一样,都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导游郎记得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历朝历代国家公祭“轩辕黄帝”都是在陕西桥山黄帝陵,这里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昭告列祖列宗、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从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表明祭奠“轩辕黄帝”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陕西黄帝陵。至于其他地方的祭拜活动,也都是对祖先的纪念,无可厚非,只不过不是国家公祭罢了。

文化价值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血浓于水、叶落归根,炎黄子孙走到哪都记得自己的根在中国就好了。

至于说旅游价值,哪个地方历史文物保护得好,哪个地方风景环境更漂亮,大家都会选择去那里旅游,所有关于黄帝的纪念地,还有比陕西黄帝陵更好的地方吗?人为的争论是没用的,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题主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其实个人感觉,陕西和河南都可以。因为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轩辕冢,以及很多的黄帝的遗存和传说故事。当然,跳出来说,其实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去做,轩辕黄帝的祭奠,因为毕竟我们都算是轩辕子孙。如果非要从,这两个之间选一个的话,我更支持河南。

至于第二个问题,个人感觉,两者其实都很重要。现在文化和旅游合并了,诗和远方一体了。套用最近听说的一句话,没有文化价值的商业价值,是行尸走肉;而没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价值是魂不附体。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还根据参与主体的角度不同,位置不同,可能有更多的解读。比如市场主体,虽然要考虑文化价值,但出发点应该是商业价值。而政府主题,则更多的是兼顾商业价值,但出发点应该是文化和社会价值。

仅作为我个人的认识,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祭奠“轩辕黄帝”到底应该在陕西还是在河南文化价值和商业旅游价值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