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过春节的风俗,台州路桥横街有哪些春节的习俗

台州过春节的风俗

台州过春节的风俗主要有压岁钱、谢年、点天灯、开门炮、点岁灯等等。

压岁钱:压岁钱最初是用来驱赶邪恶的,人们认为小孩子会更容易被鬼祟伤害,所以会在春节的时候把压岁钱放到小孩子的枕头下面。

谢年:它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祈祷自己在来年的时候能一帆风顺,是台州人每年春节前必做的事。

点天灯:台州人会在除夕的时候在门口挂灯笼,一直到第二天才会关掉灯。

开门炮:台州人会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的凌晨放鞭炮,意味着开门大吉、来年的时候能兴旺发达。

点岁灯:在古时候人会在元旦的时候把灯一直亮着,这样子的现象叫做天灯,现在人们是在除夕的那一天点天灯。

台州路桥横街有哪些春节的习俗

台州春节习俗:

初一早起,放开门炮仗,称“开春”。设香案供祖宗、天地。邻里亲友见面互道恭喜。忌汲水,忌洒扫,忌动刀剪。不催债,不吵骂,不劳作。走亲串戚,送年礼,吃年酒,统称“拜岁”,以初八为限。有丧事人家,以初二为“白日子”,设座开吊,称“接纸”。舞龙、滚狮等民间娱乐队伍穿村过庄,表演相娱;洒尺、莲花落、排街、化龙船、送元宝、送麒麟、狗捣米、花鼓等江湖游艺挨户登门,直至元农。初三接土地爷。初四接灶神。初五恢复正常,商店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定春节放假三天,常组织各种大型型文娱活动。节前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由领导干部登门慰问烈军属、伤病人员、离退休人员。在外地工作干部职工回乡探亲过节。

二四赶长工,二五掸棚灰(也就房子),二六杀大猪,二七下集市,二八荡荡(玩耍),二九望望,三十日扫大地

彝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台州过年风俗:

一、廿三送灶神

这个习俗已经很少见了,土灶基本不见了,都用煤气灶了,除了偏远的山区农村还有,其他地方基本上找不到,所以这种风俗也就消失了。

二、廿三四掸蓬壅

家家户户都掸蓬壅,从里到外,将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春的到来,这个习俗在农村还流传着。

三、廿六杀猪割年肉

这个习俗不是全台州有,有些地方是廿六请老师,临海大田叫廿六大田市,温岭是廿六克(去)赶市等等。这个习俗还能见到,但也很少见了。

四、廿七捣麻糍

这个是温岭和三门的习惯。麻糍很香也很好吃,这是麻糍的做法:烧火,然后加工,放在石臼,人工加工、加工好后,放上松花、最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就可以了。

这里的年糕和平时所说的用机器做的年糕以及超市里卖的是不一样的,这个年糕捣好后则放在桌板上用手揉,揉到实心为止,温岭的嵌糕还保留这种手艺,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动物之类。用于谢年及摆三界。

五、廿八谢年

谢年廿四开始到三十都可以,在黄历上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图个吉利。“谢年”活动十分庄重。仪式放在厅堂举行,供桌由两张八仙桌拼接而成,点上一对大红烛,香炉上插上敬香。主持仪式的长辈首先向祖先跪拜,口中念念有词,合手祝福,然后由小辈们依次跪拜行礼,还要向天地敬香站拜。

六、除夕夜,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时候,男女老幼穿新衣服,成群结队去庙宇烧香、游览,燃放爆竹。第一餐吃炊饭,也就是用糯米做的,糯米放在上面,下面放水炊。取意蒸蒸日上。人们相见拱手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利语。郊区农民成群结队进城游览活动或探亲访友。

台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

2、闭门炮是台州传统年俗。大年30,也就除夕夜晚上接近12点的时候,家家户户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打“闭门炮”,响炮连天,这宣告一年已经结束,更希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3、开门炮是汉族传统年俗。农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礼花品种多,各式各样的鞭炮、礼花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预祝新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以上就是关于台州过春节的风俗,台州路桥横街有哪些春节的习俗的全部内容,以及台州过春节的风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台州过春节的风俗,台州路桥横街有哪些春节的习俗